为深化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月18日,理学院副院长吴果林教授率队一行3人,赴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开展专题交流。双方围绕“能力导向的数学公共课教学评价体系”展开深入研讨。
在座谈会上,吴果林教授系统介绍了我院基于OBE理念的数学能力形成性评价体系,重点介绍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引领下,理学院以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为试点,率先构建了‘能力导向、过程可控、持续改进’的课程考核新范式。我们重点推进了三项改革:一是重构教学大纲,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工程应用等核心能力指标细化为可观测的考核点;二是创新实施随堂测试体系,及时对学生的能力形成进行精准画像;三是建立学业帮扶机制,通过测试成绩与个性化辅导答疑,实现学业困难学生精准帮扶。通过几年的持续建设,高等数学课程的期末考试及格率由60%提升至82%,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联度达100%,为全校基础课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何春华教授分享了该校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特色经验,并对我院的基于OBE理念的能力形成性评价教学改革成效表达赞赏,高度评价我院OBE能力形成性评价体系,更明确表示将引入我院OBE能力形成性评价体系,计划通过“试点课程+师资共培+学生联测”三步走策略,在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全面推广这一改革模式。
此次交流标志着两校在数学公共课改革领域迈出合作步伐。吴果林教授表示我们将以‘试点课程’为起点,未来共同申报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奖。何春华教授则透露,将派出骨干教师赴我院实地考察交流,进一步学习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经验。